当前位置: 首页教育领域服务专题 > 服务学生(家长) > 义务教育 > 在线服务

深圳市教育局就实施《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

发布日期:2016-05-11 信息提供单位:

深圳市教育局就实施《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

 

问:我市《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?

  答:深圳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,也是全国中小学生“减负”试点城市。制定《指导意见》和抓好“减负”工作,是贯彻落实《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,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促进学生健康、全面、主动发展和快乐成长,提高身心素质和发展个性潜能,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 

  问:与以往“减负”文件相比,我市新出台的《指导意见》有什么特点?

 

  答:《指导意见》从起草到定稿,先后七次征求意见和七易其稿。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:

 

  一是突出重点,抓住关键。从调研情况看,学生课业负担过重,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,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。但从学校教育看,主要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、体育锻炼时间不够、作业过多、学校违规补课、考试竞赛不规范、执行课程和教材管理规定不够严格等。《指导意见》针对这些重点、突出的问题,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要求,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。

 

  二是强调减负与提质相结合。“减负”与“提质”并非水火不容,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。“减负”也不是不要负担,而是要减去机械、重复、过重的课业负担。如果学校不下力气推进课程改革和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,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,学生“减负”将永远是一句空话,其结果必然是:要么学生课业负担始终减不下来,要么出现课业负担和教学质量都“减”的结果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学生“减负”,实际上是给教师“增负”。既要“减负”,更要“提质”,这是我市“减负”工作的新理念,也是制定《指导意见》的基本指导思想。

 

  三是建立“减负”工作保障机制。为有效推进学生“减负”工作,《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要建立和落实工作保障机制,主要为:实行“减负提质”激励机制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“一把手”负责制、逐级签订工作责任书制度、“减负”情况抽查和公布制度、“减负”工作督查、通报和问责制度等。

 

  问:《指导意见》为什么专门强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“减负”?

 

  答:中小学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都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,不仅仅义务教育如此。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课业负担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,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课业负担的承受能力最低。而义务教育阶段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,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,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“减负”更应该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。需要说明的是,强调给义务教育学生“减负”,并不等于说我们不主张给高中学生“减负”。我们对普通高中“减负提质”工作同样重视。

 

  问:《深圳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“小学三年级以下不留书面家庭作业”,为什么《指导意见》只要求“小学一、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”?

 

  答:《指导意见》征求意见时,不少教师和家长建议分步、稳妥地实行“不留书面家庭作业”制度,即先在小学一、二年级实行“不留书面家庭作业”,待取得相对成熟经验后再推广到三年级。经慎重考虑,《指导意见》正式稿采纳了这个意见。

 

  问:“小学一、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”,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今后将不会有任何作业?

 

  答:《指导意见》强调的是“不留书面家庭作业”,并非不留任何作业。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,设计和布置简单、适量的非书面家庭作业,如诗词诵读、英语听音以及活动性、动手性强的作业等。这类作业同样能开发学生智力,培养能力。

 

  问:请问什么是“层次性和弹性作业”?

 

  答:“层次性作业”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、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差异的实际,设计不同层次、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作业;“弹性作业”主要是指教师布置作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,对于那些难度较大或在规定时间内确实难以完成的作业,可以允许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必完成。建立“层次性和弹性作业制度”,符合“因材施教”的原则,体现了现代教育“差异教育”的理念。

 

  问:《指导意见》对学生每天的书面家庭作业时间和总量作出了明确、具体的规定,这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和落实?

 

  答:落实这些规定,主要靠学校和教师。《指导意见》提出了“建立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和协调机制”的原则性意见,至于怎样控制,如何协调和平衡,学校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,改革创新学生作业管理机制,探索行之有效和有特色的管理办法。比如说,构建学生作业网络监管平台、建立校内各科作业公告和作业超量投诉制度、分学科交错布置作业等。我们相信,只要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,高度重视“减负”工作,办法总比困难多,这些规定是能够落实的。

 

  问:《指导意见》实施后,市教育部门对我市中小学生“减负”工作的前景如何看?

 

  答:“减负”是一个老问题,也是一个热点难点问题,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面临许多困难甚至阻力。但无论困难多大,只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,我们都会下力气去做,尽量做得更好。同时,“减负”又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相互理解、配合和支持,需要新闻媒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。只要大家都来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,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,思想上达成共识,行动上形成合力,我市中小学“减负提质”目标是能够实现的。